张波:2020年 生态环境部将更注重河湖生态保护修复
发布时间:2020-04-22浏览量:1828次
4月22日是第51个世界地球日,今年主题是“珍爱地球、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上提出,“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的方针,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让自然生态美景永驻人间,还自然以宁静、和谐、美丽。”
生态环境部总工程师兼水生态环境司司长张波说,2020年,生态环境部将更注重河湖生态保护修复,“有河有水、有鱼有草、人水和谐”成为“十四五”重点流域水生态环境保护规划追求的目标任务。
“近年来,水生态环境治理修复越来越受到重视。被列入污染防治攻坚战七大标志性战役的黑臭水体治理,就是对污染和破坏最严重的水体最基本的治理、修复。”环境部生态环境应急专家组专家、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副院长宋永会在接受科技日报记者专访时表示,水生态环境治理修复最终目标是建立“健康的水生态系统”。
健康的水生态系统可从三方面来衡量,即保持水生态环境的物理、化学和生物完整性,进而实现生态学功能的完整性。宋永会解释说,物理完整性可理解为保持河湖水体的自然状态,前些年有的地方对弯曲河流“截弯取直”,对河湖堤岸和底部进行水泥硬化处理,建“铜墙铁底”,破坏了物理完整性;化学完整性可理解为水质要达标,溶解氧充足;生物完整性可理解为水生态环境应具有生物多样性,包括由动物、植物、底栖生物、浮游生物等组成的完整生态链。
宋永会说,在国家重大重点科技研发计划支持下,我国对水环境治理修复技术体系日趋完善,技术应用效果日益显现。比如辽河是我国七大河流之一,在持续控源减排、改善水质的同时,注重河流生态建设,划定建立了辽河保护区、大伙房水库水源保护区。基于“污染控制—河道整治—湿地重建—河岸带修复—水生态监测管理”思路,国家水专项辽河项目全面支撑了辽河保护区538公里干流水环境质量持续改善、河滨带植被及其功能持续恢复。明确了水生态完整性现状,研发了湿地网构建技术、河道综合修复技术、生态恢复管理技术等。100平方公里的辽河保护区综合示范区,示范段水质达Ⅳ类标准,湿地面积达百万亩,鱼类及鸟类种类恢复到30种以上。
黑龙江伊春鹿鸣矿业有限公司钼矿尾矿库4号溢流井3月28日发生倾斜,泄漏出伴有尾矿砂的污水253万立方米,进入松花江二级支流依吉密河,这是我国近20多年来尾矿泄漏量最大、应急处置难度最大的突发环境事件。宋永会是环境部现场应急工作专家组组长,他说,本次污染事故应急,实质上是将河流水生态环境从一场“灾变”中“抢救”出来。采用了絮凝沉淀工艺处理事故污水,筛选的聚丙烯酰胺、聚合硫酸铁两种絮凝剂,都是饮用水处理使用药剂,控污净水同时避免了二次污染。经14天应急处理,4月11日,呼兰河钼浓度全线达标,实现了“不让超标污水进入松花江”的目标。
除环境突发事故带来的影响外,宋永会说,目前制约我国水生态环境修复、恢复的主要问题还包括污染物排放量过大,污染源控制不到位;河湖水体生态空间被压缩,过度开发建设侵占河滨湖滨缓冲带,降低水环境承载力;治理修复技术及其应用不够科学和精准等问题。
“水环境治理修复需从两方面继续发力,一方面抓污染控制,减少对水环境的污染;另一方面抓水生态环境修复,提高水环境承载力,最终提高水生态环境质量,向着健康的水生态系统方向不断迈进。”宋永会说:“落实科学、精准、依法治污,治理修复水生态环境,人与水、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目标一定会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