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8-12-20浏览量:1431次
为进一步加强成都自然生态保护,保障全市生态安全,成都市日前正式印发《成都市生态保护红线实施方案》,明确明年将制定《成都市生态保护红线管理办法》,完成龙泉驿区等12个区(市)县的生态保护红线勘界定标,2020年建立以区(市)县行政区为基本单元的生态保护红线台账系统,纳入国家生态保护红线监管平台。为达到这一目标,成都市还从五个方面部署了11项主要任务,严守生态保护红线,并将生态保护红线措施落实情况和成效纳入领导干部考评体系,确保生态保护红线与永久基本农田保护线不重叠,确保生态保护红线区生态功能不降低、面积不减少、性质不改变。
12个区(市)县
明年完成生态保护红线勘界定标
按照部署,成都市环保局将会同市发改委、市国土局、市规划局,指导12个区(市)县政府在2019年完成四川省生态保护红线成都市域内的勘界定标和保护标识标牌设定等相关工作。按照生态保护红线勘界定标技术规程的要求,12个区(市)县政府须将本辖区生态保护红线勘界定标项目资金纳入本级政府财政预算。涉及生态保护红线勘界定标和保护标识标牌设定工作,龙泉驿区、双流区、郫都区、简阳市、金堂县将于2019年6月30日前完成,都江堰市、邛崃市、大邑县要于2019年内完成,温江区、彭州市、崇州市、蒲江县要按照省生态环境厅确定的先行试点时间要求完成。
为保障生态保护红线的优先地位,12个区(市)县和市级相关部门要将生态保护红线作为编制主体功能区规划、土地利用、城市发展及基础设施等各类规划的基础和前提,通过“多规合一”机制保障生态保护红线的空间管制,将生态保护红线矢量数据纳入“多规合一”数据平台融合共享。同时,积极开展生态保护红线区域内生物多样性本底调查与评估,在摸清家底基础上,确定生态保护红线的保护重点,提升生态保护水平。
2020年
建成“天-空-地”一体化生态保护红线监管平台
未来,生态红线保护还将从“纸上”落到实处。成都将按照构建“天-空-地”一体化的生态保护红线综合监控网络和监管平台要求,将市域生态保护红线矢量数据纳入全市生态环境监测网络建设,整合链接相关区(市)县和相关部门的生态环境监测站点,该项工作预计在2020年完成。
同时,还将建立以生态保护红线图斑为基础,以区(市)县行政区和跨区域生态功能区为基本单元的生态保护红线台账系统,并纳入国家生态保护红线监管平台。按照国家、省环保督察问题整改及“绿盾自然保护区”专项行动安排部署,加强生态保护红线区域内的各类违法违规活动执法监管,及时发现破坏生态保护红线的行为,并依法依规进行处罚。
此外,12个区(市)县还将加大对生态保护红线财政资金投入力度,实施以自然恢复为主、人工修复为辅的生态保护与修复措施,将生态保护红线保护修复纳入山水林田湖草等各类生态保护修复工程,整合统筹水土保持、天然林资源保护、退耕还林、国土综合整治、饮用水水源地保护、河道整治等各类生态保护修复工程资金渠道,切实落实保护与修复资金。按照要求,成都还将加快研究制定关于健全生态保护补偿机制的政策措施,探索生态保护红线所在地区和受益地区建立横向生态保护补偿机制,共同分担生态保护任务。
Copyright © 2020 -2019 成都华意中联展览有限公司 All Right Reserve 蜀ICP备19018284号-1